人生感悟网-找好句子CTRL+D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来到www.hsrcgl.com

人生感悟网

www.hsrcgl.com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正文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kaka003 2024-05-22 18:51:58 工作总结

原标题:"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1

  我中心以国家医改政策为指引,以惠民利民为原则,以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线,在促进国家医改惠民政策的同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尽力做好辖区内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总人口数为XXXX人,其中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6XX4人,绝大多数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

  今年起中心尝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

  二、主要做法和问题

  1、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中心服务团队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和信息管理;确保了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使辖区内绝大多数65周岁老年人接受至少--次健康体检;体格常规检查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身高、体重等,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体检后由全科医生综合评估健康状况并给予保健指导。

  同时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管理。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对老年人“三高”等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将计生特扶对象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与特扶对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按服务区域指定1名家庭医生,为特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方便特扶老人就医问诊。

  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范围,为辖区内自愿签约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2、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

  通过医生、康复师、护师、生活指导服务队等服务团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免费上门体检和精神慰藉、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康复理疗等贴心、暖心服务,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3、探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为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中心开设临终关怀科,设置临终关怀病房,探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通过舒缓的.疗护,使癌症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由于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不足和设施环境的限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对于我中心还是刚刚起步,要持续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

  三、建议

  为了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重要阵地,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医保、民政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对具备开展此项服务条件的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以房屋改造、医疗设备、人才引进等投入。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2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在临我院检查指导、评价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下面就我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汇报如下:

  医联体建设方面

一、医联体建设基本情况及总体目标

  我院从20xx年9月开始启动医联体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卫生院自身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要求.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卫生院目标管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临床一线医师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卫生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卫生院领导干部、一线临床医护技人员,进行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知识培训,让医职人员都能掌握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底板,展示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xxxx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的.详细信息。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卫生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卫生院中层干部和一线医务人员学习和传达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及传达分级诊疗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二)落实具体工作

  l、确定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对口帮扶措施,根据医联体协议,协议单位xxxx人民医院每年至少选派2名中级晋升副高的专家来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对口援专家参与行政管理、临床业务指导、讲座授课、及查房、坐诊、会诊等临床诊疗工作。我院每年选派2名医务人员到协议单位xxxx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以提升自身医疗服务能力。截至20xx年5月31日,已有名专家对我院进行对口支援,进行授课计课时,接诊病人人次,抢救危重患者人次,会诊人次。我院选派了名医务人员去xxxx人民医院进行专业和专业,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业务水平。

  2、签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协议.于20xx年9月日,我院与xxx县人民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及细则,畅通渠道,减少环节,优化流程,为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患者转诊转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20xx年5月31日,我院上转危急重患者人次,收到下转病人人次。

三、成效分析

  自开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以来,我院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制订双向转诊程序与流程,两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松散型医联体对口支援专家,业务能力强,门诊率高,医药效果好,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既提升了卫生院品牌,又方便了群众就诊,还对临床一线医生起到了帮、扶、带的效果。

  2、通过分级诊疗工作,确保了上转病人都能做到无缝衔接,病人得到了合理处置,避免了一些不必要重复检查,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下转病人,做到了及时就诊,优先处置,

3919"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180, 180);" data-highlighted="true"> 四、存在问题

  1、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制度需进一步改进,要找到一条符合医联体双方和患者共赢的途径,确保该项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2、加大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力度,确保两项工作深入人心,既方便群众,又解决实际问题。

  医养结合工作方面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我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我院在xxxx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了一个医养结合医务室,在敬老院设置了医养结合医务室,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每周由一名临床医师坐诊,为老年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二)建立了一套健康档案。对全镇名老人实行一人一档,每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定期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叮嘱老人按时用药。遇到突发病情,及时处理,并医联体协作单位专家开展疑难病情会诊。

  (三)提供了一些高效便利服务。对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实行先治疗后付费政策,让养老院“无病养老,有病就医”的理想成为现实。

  (四)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模式才刚刚开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医养结合模式是新事物,缺少经验可以借鉴,可能会走弯路。二是缺乏政策和制度保障。医养结合模式探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医保政策和医疗制度的影响,如果没有政策和制度对医养结合作保障,可能影响医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推广。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3

  为了进一步研究、促进康复、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规范康复和护理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于20xx年5月23日、24日在辽宁沈阳组织召开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和卫计委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参加的工作会议。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内设苏州老年病医院仲伟爱副主任医师作为唯一一名来自基层一线和唯一一名地市级专家代表受邀与会,会议中仲伟爱主任结合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及苏州其他各家护理机构的具体情况做了工作汇报。与会领导、专家认为苏州实行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较好的解决了目前延续性医疗服务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在全国来说是走在了前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

  一、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老年病医院代表交流、介绍情况

  近十年来,苏州市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延续性医疗服务的要求,多部门配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护理院,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规模,初步解决了延续性医疗的问题,并形成了社会力量往这方面参与的良好势头。目前苏州城区有近30家左右的由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的,床位数大多在200-500张之间的康复、医疗护理机构,投入多以个人集资合伙举办为主,合伙人大多有医疗背景。以一家拥有300张床位的机构来说,先期的投入在300万元左右,举办场地一般为租用的闲置的.宾馆或厂房。举办人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民办非企性质的护理院,卫生部门负责审批后发给卫生医疗执业许可证,一般运营一年后向人社局申请参加医疗定点单位,人社部门根据卫生部门意见及评价一年来医疗护理工作情况符合规定后,医保部门与护理机构签订协议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医保支付条件的由医疗保险支付,其余的费用由患者自行支付,加上日常的生活护理费用,每月患者个人需支付的费用在20xx元左右。

  康复、护理机构工作人员大致分为3类:医生、护士和护理员,医生、护士及其他医技人员100%持证上岗,护理员大部分也持证上岗,只有少量还没有持有护理员资格证书。以一个医疗护理单元(50张床),配有医生3-4名,护士7-10名,护理员10-12名。目前苏州市区所举办的此类机构在医疗上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监管,专技人员由卫生部门负责培训,但由于收住对象多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民政部门同样认可,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在这方面体现在“补砖头和补人头”。其中“补砖头”就是机构举办人开办了康复、护理机构后民政部门按每张床位予5000元至一万元进行建设补贴,2至3年内补贴到位,补贴经费由福彩公益金和地方财政给付。“补人头”主要是指运营补贴和养老护理员补贴,运营补贴是根据护理院收治的老人数,给予护理院每名老人每月100至200元的补贴。对护理院聘用的持证养老护理员每人每月补贴100至800元(按从事的年数,从事满一年补100元顺推至封顶800元)。目前苏州市政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类似机构,因此门槛相对较低,政策扶持力度大,社会力量大量涌入这一行业。政府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同时,也积极加强了公办康复、护理机构建设并拓展了公办机构示范、标杆参照和培训的职能。苏州市老年病医院就是一家行使上述职能的公办机构。

  苏州市老年病医院为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主办(社会办医)的老年病专科医院,现有3个病区,150张床位,为市财政全额拨款医疗机构。承担为入住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三无”老人、社会寄养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职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同时苏州市老年病医院也承担了苏州市初级、中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由人社部门发证)和示教工作,作为一家公办示范性机构承担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医院现有医生18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5人;护士33人,其中中级职称17人,另有辅助科室医技人员9人,康复治疗师7人,专业社工师2人,护理员30人。作为一家延续性医疗机构,苏州市老年病医院在硬件上房屋设施符合无障碍的要求,医疗设施设备基本达到二级乙等医疗机构要求,在各个岗位上配置足额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医护人员与床位的比例达到了0.8:1,人均床位面积达到了8-10平方米,医院室外有充足的绿化和宽敞的活动场地。基本床位、基础治疗、医疗护理和康复治疗中产生的费用80%-90%可由医保支付,生活照料护理费、日常杂费、伙食费由患者支付。医保费用按照床日108元/天进行限定,患者所付的费用平均20xx元/月。一方面医院能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康复要求,另一方面患者在经济上也大多能够承受。

  入住医院的多为老年患者,其中患者费用主要包括床位费、医疗护理康复费、生活护理费三块,其中床位费三人间为35元一天,两人间为50元一天,六人间为25元一天;生活护理费(由物价部门核准)一对六(小单元护理)为30元一天,一对二(特别护理)为50元一天,其余一般护理为25元一天,医疗费用按医疗实际产生费用结算。

  苏州市老年病医院现有三个病区分别为治疗病区、康复病区和失智病区。一般收住急诊期后需要进一步护理、康复的老年患者。其中康复治疗要求由患者家属提出,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参与康复的患者以失能、失智患者为主,主要康复项目包括作业治疗、运动治疗、肢体功能康复。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同时进行。医院近几年在失能、失智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护理、照护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失能老人的康复评估治疗路径、失智老人的助疗系统。同时引进专业社工,重视病患老人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系统的维护与重建,在服务上更加彰显人性化,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二、结合苏州养老事业、民政事业、卫生事业的相关情况的思考和体会

  1、苏州市康复、护理机构与综合性医院的服务衔接情况及相关发展建议

  目前苏州市大部分康复护理机构与相应医疗机构的服务衔接基本为自主争取,一般来说护理机构会在当地的综合性医院发放宣传材料,或者委托医院介绍合适的患者入住,大多为自愿转诊,基本能够保证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需求,也解决了后续治疗患者入院难的问题。

  但需要看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某些综合性医院和护理机构的患者互转,政府应牵线搭桥,信息对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的作用,这样一方面综合性医院的床位能够得到及时的周转,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及时入住接受治疗,同时,也有利于满足护理机构病人治疗需求。

  2、综合性医院医技人员对康复护理机构定时、定点进行业务指导,使得护理机构专技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高,这样同时有利于患者和机构,社会资源配置也得到极大的优化。建议把基层康复护理机构也纳入到高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医疗支援的基地。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4

  “医养结合”,这是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xx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据了解,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连云港市眼科医院,是连云港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预计在20xx年10月投入使用。护理院共设床位500张,配备活动室、声像室、接待室、医务室、洗衣间、食堂、室内卫浴等设施,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5

  XX年下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卫生局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农村防疫保健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和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深化卫生改革,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全镇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一)行政管理

  1、实行院长负责制,重大决策由院务会和职工大会讨论决定执行。每周组织职工集中学习一次,内容包括政治、业行风等。重要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学习;加强行风建设。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各科室建设,继续“医院管理年”活动,从提高医护质量抓起,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德、能、勤、绩”为标准的考核制度,实行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风险程度及成绩挂钩,当月核算兑现奖惩。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坚持原则,按上级分配办法要求,搞好核算,半年内向职工公布政务、财务4次,收费标准公开,并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二)业务情况

  1、半年来,中、西门诊共12470人次,平均日门诊34.2人,开放病床使用率20张,住院228人,共1480天,实院病床使用率24.6%;超检查102人次;化验检查23人次;心电图检查24人次;处方、病历的收写符号规范,书写率100%。加强医院控制管理,有专人负责,有专门护士负责护理技术操作。

  (三)财务收支情况

  1、总收入20.5万元,其中医疗收入7.3万元,药品收入6.9万元,其它收入6.3万元。

  2、总支出21.5万元,其中医疗支出15.8万元,药品支出5.7万元。

  3、收支结余:-1万元。

  (四)药政工作

  有药事委员会,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对毒、药品实行五专管理,其它药品加强质量管理,禁止使用过期、失效及假劣药品。购进药品经药事委员会通过后计划调药,并认真填写购进纪律,药房、库房由专人管理。计划年内进修人员3人,参加乡级各科医师培训3人。全院每周日下午进行一次业务、政策培训学习。

  (五)防疫工作

  (1)全乡0——7岁儿童1213人,今年出生133人,实建卡133人,建卡率100%,乙肝及时接种133人,及时接种率100%。

  (2)全年冷链运转24次,已基本按计划完成。

  (3)0——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一次,应种2892人,实种2831人,接种率达97.9%。

  总的来说,半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领导关心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决心在县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工作目标,扎实工作,加强人才培训,把全镇卫生工作推上更高的一个台阶。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6

  一、基本情况

  区是市主城区,辖1个镇、8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4个社区,13个行政村,面积14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4万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5.8万人,占总人口的13.4%。

  区设置医疗卫生单位241家,养老机构10家,设置养老床位1500张,共有医养结合机构4家:区老年养护院、市老年公寓、区老年公寓、区社区北养老服务站。

  其中,区社区北养老服务站、市老年公寓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区社区北养老服务站被评为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引领作用。

  区政府出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xx-20xx年)》,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养老机构医疗资源配置,对床位在1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或护理站,150张以下的鼓励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着力打造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具有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二)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是设计符合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服务包。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疾病,设计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服务包,20xx年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38237人,其中有偿签约5680人,签约履约率达97%。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评估及针对性健康指导。

  二是提供预约转诊服务。

  20xx年全区通过基层首诊转诊老年人1500人次,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上级医院住院的老年人,农合提高5%的报销比例,降低30%住院门槛费,减轻签约老年人的就医费用。

  (三)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一是推进医养融合。

  全区4家养老机构在内部设置医务室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床位护理、常见疾病诊断、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需求,20xx年,全区4家医养结合机构开展老年人诊疗服务1648人次。

  二是加强协作配合。

  6家养老机构按照就近原则,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老年人诊疗服务协议,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展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20xx年为养老机构提供老年人诊疗服务600人次。

  (四)在医疗机构中开展健康养老服务。

  一是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服务。

  依托城乡医疗服务网络,为辖区老年人家庭开展慢性病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

  20xx年全区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58350人,为40348名老年人开展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规范化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率达69%。

  二是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全区组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162个,为辖区部分高龄、重病、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满足特殊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三是推广老年人喜爱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中医馆,满足老年人对推拿、针灸、穴位贴服等中医药诊疗服务的'需求,目前已建设标准化中医馆3个。

  三、下一步打算

  继续在“合”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切实做到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合理推进。

  一是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总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周到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

  三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医院老年病区以及康复、护理、临终关怀机构建设,拓展老年人健康服务。

  四是探索以居家护理、社区护理为主,机构护理为补充的长期护理制度,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

  五是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优势和作用,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慢性病管理为重点,发展中医养生,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在这次验收评估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位领导、专家指出的不足与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积极落实整改,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把医养结合这项惠民服务办实、办好。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7

  一、xx市老年人基本情况

  xx市目前有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92万余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7%,其中空巢老年人近24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19万多,分别占老年人总数的27%和21%,而且每年还在以4%的增速推进。因此,有效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问题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二、xx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一)依托社区医疗资源,在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以全科医生(含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及家庭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1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签约服务工作,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60%以上,服务签约户数达到79989余户,签约率为15.15%。

  (二)养老机构内部举办医疗机构。如云南省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举办了云南省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开设床位50张;xx市社会福利院也在福利院内举办了xx市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开设床位101张。

  (三)医疗机构内部提供养老服务。如在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原疗养院基础上成立的东川区老年病医院于20xx年8月向东川区民政局申办公建民营东川区幸福家园老年公寓,并于20xx年11月办理了民办非企业证书。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提供养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及生活照料等服务,切实解决入住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四)内部没有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开展定期巡诊或派驻医务人员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鼓励老年人在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一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作用,开展以全科医生(含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及家庭签约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并鼓励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居家养老家庭和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二是在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上门健康咨询及健康评估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

  (二)大力发展机构健康养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重点发展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一是积极落实《xx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有关养老机构应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精神,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二是鼓励和支持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三)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

  (四)支持护理院、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申报医保定点单位,从而保障参保老年人因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结算,切实减轻上述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的压力和负担。

  (五)加强与民政等部门协调,在制订《xx市主城区医疗机构布局布点规划》中,争取在政府新建的养老机构内或周边预留医疗机构建设用地。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8

  按照《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方案》,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通过认真调研摸底,积极探索现将我区医养结合实际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局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区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并迅速开展工作。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层层推进,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同时融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信息支撑等保障措施。主要采取一下几种模式;

  一是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全部设置老年病科,并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共需矛盾。同时已在各级医疗机构内为老年人,热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诊疗的就医便利服务,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二是村企共建,杜留固村依托永洋钢铁公司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建设。设有养老床位200张,医疗床位30张能够为入住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20xx年全年养老入住约100人(其中全失能约20人、半失能约30人、能自理约50人),全年出院约190人次,门诊600人次。并按规定该院纳入了新农合定点单位;三是二级医院迁建项目进展,区第二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门诊楼正在进行四层主体建设,病房楼基础筏板正在绑钢筋。区中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138.9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9000万元,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下负一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上三层建筑施工。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44亩,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25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5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封顶,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做内部各医技科室的改造和外墙保温等工作。御麒集团在我区筹建医养结合医院,一期总占地300亩设置床位1000张投资2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中,目前医院负二层、负一层主体已经完工,施工进度已到达地上一层(正负零);四是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辖区内村卫生室,建立了家庭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的支付范围。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村卫生室还为老年人开展入户诊疗、家庭病床等服务。目前我区常住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共82945人,其中建立健康档案74235份,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回访等。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简政放权。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和注册申请积极受理,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我区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强化执业人员业务培训。二是鼓励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执业,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执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重点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倾斜;各级政府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9

  “医养结合”,这是xx市海州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据了解,xx市海州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xx市眼科医院,是xx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xx市海州护理院预计在20xx年10月投入使用。护理院共设床位500张,配备活动室、声像室、接待室、医务室、洗衣间、食堂、室内卫浴等设施,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10

  20xx年是司门前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发展的关健之年。通过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及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从医护质量到医护安全,整体医疗素质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环境有明显改变,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找出了工作重点,医院基本形成了系统管理体系。按照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在院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按部就班,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回顾全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如下:

  一、圆满完成筹建任务。

  年初按照县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投资2百余万元,撤除原旧住院楼新建一栋4层楼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设有家庭式住院病房15间、手术室及X光机房等,购置了高标准的病床,可同时容纳住院病人40人;同时对门诊楼进行了全面整改维修,建成了高标准的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B超心电图室、化验室及门诊诊断室,现所有工程已完工交付使用。彻底改变了以前破烂不堪的局面,改善了服务条件。

  二、较好的完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健康教育

  1-12月份制作宣传栏6期,举办9期健康咨询活动、12期健康知识讲座,播放了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老年人合理用药等音像资料,发放多种宣传资料每种5000余份。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讲座,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对生活习惯、防病意识得到了提升。

  (二)健康档案工作

  xx年辖区居民总数58860人,累计建立健康档案56690人,电子录入56690人,建档率9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5901人、糖尿病256例、高血压1362例、重症精神病244例按要求管理。

  (三)老年人管理工作

  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5901人,并进行了中医药指导。为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人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包括:生命体征、体格检查、血糖等心电图,共体检3441余人。

  (四)妇幼保健

  1、xx年10月1日至xx年9月30日出生人数共计814人。

  2、产妇总数为803人;其中建卡人数为782人,建卡率达xx%;产前检查人数为814人,检查率达10%;

  3、产后访视数为803人,访视率达%;产妇系统管理数为782人,管理率达86%;住院分娩数为0人,分娩率达0%;剖宫产孕妇控制在0%以内,全年无高危孕产妇及孕产妇死亡案例,无其它孕产妇内科合并症;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数。

  4、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情况∶

  ①新生儿访视数730人。

  ②规范管理0-7儿童岁5036人;

  ③中医药指导2208人;

  ④5岁以下儿童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0例。

  (五)预防接种工作

  1、1-12月份我院儿童计划免疫的冷链运转工作运转6次,并按时认真上报各类报表,加强冷链管理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明确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工作。

  2、为辖区0-6岁儿童免费接种一类疫苗并建卡、建册,接种率达98%,做到了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8%,扩免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卡证符合率98%,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

  3、7月-9月进行全镇的查证验证工作,共查证验证2426人,并陆续完成了各类疫苗的补种工作。

  (六)传染病防治和处理工作

  1、1-12月份发现、登记并报告传染病12例,其中:风诊病例4例,感染性腹泻2例,乙肝3例,结核病2例。

  2、对全镇结核病人做到每月随访,登记造册,指导督促他们按时按量服药,监测他们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七)慢病管理工作

  1、认真执行35岁以上就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截至目前共测量1200人次。

  2、对1362名高血压、25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体检和随访服务。开展了相关知识咨询、生活习惯、运动、用药、心里等健康指导工作。

  3、对辖区内24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进行康复和治疗指导。

  (八)处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

  (九)卫生协管管理自来水厂2个,酒店2个,学校食堂3个。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开展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农民朋友得实惠,解决了看不起病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我们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年初我们成立了由院长刘海任组长、副院长邹云生任副组长的新农合管理领导小组,年初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新农合的规章制度;并定期组织召开院务会成员会议,商讨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了迎合时代发展和医改的需要,我院积极完成新农合的工作。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我医疗卫生行业予以体现。为引导农民朋友踊跃参合,消除思想顾虑,我院在及时兑付医疗补助资金的同时向广大病友积极宣传新农合的政策。

  (一)住院补偿

  今年共接待新农合住院病人1092人次,住院病人的日均费用为174.175元,次均费用为1075元;住院门诊总补偿金额为1173963.34元,其中住院病人的报销比例约为83.5%。

  (二)门诊补偿

  门诊补偿488人次,补偿费48800元。门诊一般诊疗756人次补偿金额6044元。

  四、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医院医疗业务工作的发展。

  (一)加强医务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执业行为。加强了医务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训,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立了医疗事故防范机制,增强了医疗安全责任感。坚持查房制度,不断加强了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了医疗安全。

  (三)强化医疗质量意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始终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医院工作的主线,建立健全了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开展了定期与不定期的医疗服务质量考评活动。

  (四)加强门、急诊工作,提高应急救治能力。门、急诊工作运行有序,急救设施齐备,各专业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处理及时、操作熟练,确保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狠抓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完善《临床药师查房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医师合理用药评价通报及执行制度》等规章制度。坚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六)为方便患者看病,切实解决患者就医的各种不便现象,卫生院改进和简化了就医流程,为病人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服务。

  20xx年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院无医疗安全事故发生。今年1-12月份全院完成门诊接诊1万余人次,收住住院病人1300人次,治愈率为100%,死亡率为0;平均每一患者住院日为6天;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0%,床位使用率80%,单病种治愈好转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业务总收入185.39万元,其中基本药物64.86万元,中草药34.2万元,医疗收入62.44万元,其他23.89万元。

  五、严格执行医改政策,加强一体化管理,完善基药配送制度。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年初我院成立了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刘海院长任组长,制定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和学习制度,并从院外邀请聘任价格监督员,监督我院所有的收费项目。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药物的相关知识,使全院职工对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药物有了全面了解。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在我院得以继续顺利实施,所有药品、卫材实行零利润销售;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今年共完成基本药物的销售64、86万元有效的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减轻了患病农民的负担。

  六、党建工作

  1、加强行风效能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干部职工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等问题。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强化了干部职工能力岗位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质量。

  2、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医德医风、纪律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遵纪守法、依法行医、廉洁诚信的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营造医院良好发展氛围,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七、财务及后勤保障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医院成立了财务审核领导小组审核医院的收入与支出。做到了院务完全公开,收支完全两条线,及时入账,按月到卫生局报账,20xx元以下的开支财务审核领导小组审核后使用,20xx元以上的开支先院内商量再报卫生局审批后再使用,所有药品、卫材、医用器械都实行了统一招标采购。杜绝了白条入账,私自采购医疗用品,私自借款等。医院在医改后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改建了职工娱乐室,对原老医院职工住房进行了维修,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和改善了职工的居住环境,有利于稳定职工工作情绪,使职工能更好的为病友服务。同时对院内的各种医疗器械进行了系统的维护,逐步改善了住院病人的住院条件,院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改观,基本实现卫生单位讲卫生的良好局面。

  八、院务公开工作

  年初司门前镇中心卫生院院领导班子把院务公开工作作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途径。根据县卫生局印发关于院务公开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院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在强化管理和广泛参与上不断向纵深发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检验,卫生院院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工作的方向是正确的,得到了镇域内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九、工会、红会工作

  顺利重建了司门前镇中心卫生院工会组织。廖岳斌等6同志参加了无偿义务献血。

  十、综治及计划生育工作

  年初卫生院成立了综治、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全院职工都能遵纪守法,通过积极的工作一年来无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

  十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现有医务人员力量得不到补充,医疗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多而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二)个别服务形象不佳,生、冷、不合作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服务人口多,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十一、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新农合政策学习和宣传,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

  (三)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打造公共卫生工作亮点,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来源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的重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医疗预防保健是基础,我院是位于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单位,我们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出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端正服务态度,勤恳工作,以实际行动搞好医疗改革工作,力争来年的工作做得更好。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11

  我市坚持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推动医、康、养、护深度融合发展,现将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地处x中部,x北部,辖x镇x乡x街道办事处,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x万,现有医疗机构xxx个,其中疾控预防控制中心x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x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x个,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x个,乡镇卫生院x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个,村卫生室xxx个,民营一级综合医院x个,监狱医院x个,私人诊所xx个。目前我市有公办养老机构x个,已投入使用x所(分别是牛场供养中心、凤山敬老院、皮陇河中心敬老院和陆坪养老服务中心、泉市中心敬老院),其中:三所公建公营共入住特困老人xxx人(含体验生活),入住人员主要是入住特困供养对象为主,实行政府全兜底。两所为公建民营,实行无偿和有偿服务。目前,全市老年人口约xxxxx人,建立健康档案的xx岁以上老年人数xxxxx人,建档率为xx.xx%。xxxx年申报省级医养结合和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各x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医养协作。加强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协作,促进医养机构的无缝对接。目前,牛场中心卫生院与xx明仁医院分别与牛场供养中心和皮陇河中心敬老院签订了医养融合协议书。xxxx年x月,在市社会福利苑内中心敬老院、老年养护楼等项目为一体的“xx福荣康养中心”项目中批准成立了一级综合医院,机构命名为xx逸达康医院,建筑面积占xxxx余平方米,每层康养均设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VIP套房,共设康养床位xxx余张,现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xx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xx人,护理人员xx人,药剂师x名,检验师x名,影像技师x名。开设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B超室、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急诊科。xxxx年x月份开始试营业,至今门诊就诊xxx人次,住院xx人次,住院率xx%。

  (二)强化康养融合。以“公建公营”方式成立xx市康复医院,委托市中医院运营,突出康复的公益性质,充分发挥公益性和“龙头”作用,指导我市就业机构、福利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康复医院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占地面积x.xxx公顷,病区建筑大楼有七层,实际开放床位xx张,全院总人数xx人,其中医生x人,护士x人,康复师xx人。截止目前,完成机构康复xxxx多人次,上门开展托养服务xxx多人次。同时,依托xx安宁精神病医院、xx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以精神障碍作业疗法、健康管理、家居护理、残疾预防及干预、康复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长期生活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xxxx年上半年,共开展机构托养xx人,在极大减轻托养残疾人家庭照料负担的同时,改善托养对象生活状况。

  (三)强化医疗服务。一是开通便民服务。为进一步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全市医疗机构在导诊设置老人就医指导服务,设置老年人挂号、就诊和缴费等便捷、优先服务绿色通道,并开通医院无障碍通道,购置轮椅等便民便行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推进医院人性化、温馨化、便民化建设,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四)强化业务融合。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辖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服务等工作与养老服务进行结合同步开展。截止目前,我市辖区内xx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数xxxxx人,xx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人数xxxxx人,xx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接受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人数xxxxx人,xx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xxxxx人。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随着医养结合的'发展,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市养老机构受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二)养老机构、社区医养服务能力不足。目前xx%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医护人员和老年康复专业人员紧缺,无行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医院或企业带动,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外加老人不愿到医院养老的惯性想法,导致医院养老服务服务总量不高,发展进度较缓慢。

  (三)医疗保障力度不够。一是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强度较大,专业的医疗服务而导致收费较高,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患病老人、高龄老人的收入水平不符,从而严重影响养老的入住率;二是大部分老年病人治疗服务项目多,如康复治疗在新农合、城镇医保报销项目相对狭窄,且需长期反复入住,导致费用更高。

  (四)医养机构结合体系不完善。一是医院与养老机构结合后各服务体系与人员管理体系不完善。二是医院与养老机构结合后许多新增项目无统一标准,康复治疗多数不在新农合、城镇医保报销范围之内。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落实。继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确保具体工作按要求落实,全力抓好医养结合工作,保障医养结合工作顺利落实。

  (二)加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综合医院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坚持养老与养生结合,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中医药养生保健,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建立以中医特色医养结合的示范基地。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房现有设施设备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房屋及附属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

  (四)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帮扶。引进相对缺乏的人才,如心理医师、康复训练等专业人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形成完善的治疗、康复训练、护理、生活料理的医疗体系。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12

  照市政协20xx年协商安排,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蔺广东副xx带领下,深入富县、黄陵、洛川、黄龙等县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形式专题调研我市医养融合工作开展情况,综合实地调研和协商讨论意见,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规模日益加大,对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医疗需求也日益增加,单一的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医养一体化的大众需求,养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截至20xx年底,我市常住人口226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34万人,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按照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10%标准,超过了5%。全市现有建成运行的养老机构38所(公办29所、民办9所),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713个,共有养老床位1.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3张,与陕西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相比少2张。

  (一)医养融合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市政府先后出台《延安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延安市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探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医养融合政策体系,为医养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医养融合模式呈多样化。一是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服务。目前,全市38家养老机构中,市社会福利院内部开设康宁医院,黄龙、富县等县4家机构与公办医院深度合作,配备基本医疗设备,专职医师长期坐诊服务。富县羊泉区域性敬老院等12家机构设置了医务室。二是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全市开设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5家,开设康复保健科的医疗机构12家,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的医疗机构86家,老年病床设置95张。三是社区、乡镇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医养延伸服务。鼓励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运行,推动形成集“日间照料、康复保健、老年教育、文化娱乐、生活关爱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

  (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融合发展。延安慈善医院及老年医疗康复、养老、保健生活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总建筑面积28.2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黄龙县社会福利中心暨老年公寓项目,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妇幼保健院的医疗资源和医护团队,占地25亩,建设面积11046平方米,实现医疗、健身、养老资源共享;洛川县怡心园老年公寓,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总占地8376.52平方米,项目设施床位120张;黄陵县老年残疾人康复医院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总占地5280平米,共有工作人员18人,床位165张。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医养融合机构已有较好发展态势。

  (四)医养融合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加强全市医养服务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和按比例配备护理人员制度;逐年培训护理人员;每年选派养老机构管理、护理人员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人员分批分期参加省民政厅专业资格和业务培训。黄陵县通过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等多种形式开展临床带教及技术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完善全市医疗配套设施。开展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逐步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在全省率先开展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市医养融合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养老和医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推进机制不够完善。医养融合并不仅仅是医疗、养老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医疗保障业务和养老保障业务的无缝结合。我市医养融合工作缺乏市级层面规范性文件,业务方面养老保障由民政局主管,医疗卫生由卫健委主管。同时,由于医养融合工作也涉及了医疗保险、财政补贴、人才保障、平台建设等多方面问题,又与医保、财政、人社、网信等多个部门相关。这就造成了政府“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医养融合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部门职能不同,彼此缺乏有效的横向衔接和整体合力,难以确保扶持政策落地惠民,影响和制约了医养融合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医养融合发展保障体系还需完善。一是机构运转经费短缺。医养融合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和个人自筹,绝大多数机构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市医养融合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医保政策还需健全。我市目前医养融合机构医保定点仅有延安市社会福利院下设的康宁医院、延安爱心护理福利院2家,医养融合和医保报销政策有待进一步衔接;三是薪酬分配机制有待改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日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强度大、社会地位较低,薪酬却明显低于其他医疗服务领域;制度缺乏足够的激励性,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

  (三)社会筹资积极性不高。“医养融合”发展仅靠政府投入这种单一的`筹资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养老等需求。目前我市“医养融合”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社会民办资金投入较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筹资方式比较简单,社会参与积极性还有待提升。

  (四)基层医养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受到我国传统习俗和现实条件等多方面影响,目前大部分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但是社区、乡镇医养机构作为基层单位,普遍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设施不完善、护理队伍人员不足、高素质人才留不住、智能化发展滞后等情况,难以承接为居家老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

  (五)医养专业人才短缺。我市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大多数为4050人员,自身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医疗专业护理知识,人员流动性较强,可持续性发展程度低。规模较小的基层养老机构、甚至只有一名医生,与老年人群综合性、高质量的医养需求相距甚远。

  三、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一是加强政策供给。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我市医养融合发展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医养融合”配套政策,形成多渠道、多方位支持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保证医养融合顺利推进;二是形成联动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卫健、民政、医保、财政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明确的长效统筹联动机制,厘清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打通养老、卫生、医保的政策壁垒,使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三是强化规划引领。根据我市老年群体养老和医疗的实际需求,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医养结合机制,按照20xx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养老服务中充分注入健康理念,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最佳配置、资源共享。

  (二)建立工作机制,加快完善医养融合发展保障体系。一是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优化资金投入结构,让资金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精细化。二是促进医养融合纳入医保范畴。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促使其尽快申请纳入定点范围。三是健全完善合理的薪酬保障制度。加快探索符合医养融合职业特点的薪酬保障,通过岗位津贴和以奖代补的方式,确保护理人员劳有所得;建立系统的晋升和管理机制,畅通基层护理人员的上升渠道,明确老年领域护理人员职业前景,提升医养护理人员投入医养融合工作的积极性。

  (三)搭建合作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融合建设。一是引导民用资金注入医养融合机构建设。对民间投资的养老机构,在财政和政策上要给予倾斜;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实行公立、民营、公私共建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对医养融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尽可能降低民营医养机构运营成本,使符合条件的各类机构均能够享受国家在建设经费、运营补贴、床位补贴、医保定点、水电消耗等方面的减税降费政策;三是深化医疗和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xx〕17号),优化医养融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四是探索特色医养示范基地模式。针对目前有规模、有条件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探索建立环境优美,功能健全,集医疗机构、老年公寓、老年人再就业中心、休闲保健项目等多种老年人服务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养老小镇。在注重老年人群医疗、照护等基本需求的同时,满足老年人在社交、工作、娱乐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并形成可推广、可示范的模式,为创新我市医养融合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四)推进线上线下结合,探索智慧医养服务新模式。注重发挥社区居家养老在开展医养服务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依托信息化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建立“线上+线下”智慧医养服务模式。“线上”建立运行智慧型医养服务平台,推广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促进物联网技术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线下”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医疗卫生、康复训练、健康指导等全方位的精准优质服务。

  (五)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医养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依托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增设老年护理学相关专业和课程,定向培养老年医学、照护、康复、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通过增加在校生补贴,给予学费减免、推荐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生源;二是加大护理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专业人才培训机制;三是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合格的社会兼职人员和医疗机构退休人员进入养老机构服务,以壮大医养服务队伍。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13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0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xx〕39号)等文件精神,调查了解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医养结合)情况,积极探索推进养老服务新模式,20xx年7月21日-23日,以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干部保健局局长兰青为组长的调研组深入无锡市社区、养老和医疗机构,走访考察了南山家园养老中心、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朗高护理院、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院、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市康复医院和同仁康复医院,并召开医养结合工作座谈会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无锡市开展医养结合基本情况

  无锡市是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分级医疗双向转诊试点重点联系城市。近年来,该市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xx年底,全市拥有养老机构15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092家,护理院11家,康复专科医疗机构7家,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28家,每千老人养老床位39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具体做法是: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无锡市将养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超前谋划,统筹推进。近五年,仅市、区、街道三级财政资金投入就超过20亿元。20xx年,制定《无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提出到20xx年市区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5%,江阴、宜兴等农村地区不低于55%,20xx年护理型养老机构要大幅度提高,在社区形成融老年活动、照料、护理、老年健康的十分钟服务圈。20xx年,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更加突出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服务功能的建设。20xx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好医养融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及工作要求。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无锡市养老机构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将养医融合、医疗服务、医保定点等养老服务中涉医服务的具体事项作了规定,形成了医养结合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优化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无锡市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不断优化,逐步完善。20xx年,在市级层面上,选择滨湖区朗高养老院开展内设老年护理院及医保定点试点工作。20xx年,开放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门诊医保定点政策。20xx年,又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住院医保定点政策作了具体规定,对符合要求的,不设门槛、数量,一律纳入住院医保定点范围。这些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该市不断优化医养结合服务内容,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老年病科,提倡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规范开展老年常见慢性病诊治,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康复需求,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三是落实激励措施,加强政策引导。无锡市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住院定点的机构,优先纳入门诊定点医保范围。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接收护理型老人等实施专项补贴和运作补贴。其中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对接收全护理、半护理老人,按实住老人床位数,分别给予每月180元、120元运行补贴。对收住进市失能老人托养中心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失能老人,分别给予老人家庭每月每人1425元、1200元补贴。卫生计生部门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支持各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畅通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医养融合信息化建设。其他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医养结合工作,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健康养老,更好地促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

  二、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服务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从医疗与养老服务关系看,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本质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目前全省各地医养结合类型和路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

  一是医养整合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包括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一种是养老机构自办医疗机构,另一种由医疗机构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建设护理院。该种模式打破医养封闭分割,老年患者在疾病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住院状态、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转为养老院休养状态,形成一体化服务。无锡朗高护理院将服务区域分为病理区、护理区和养老区3个功能区,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等服务。

  二是医养联盟模式,即由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互利共赢。以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南山家园养老中心、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院等为代表,这个三个养老机构都和医疗机构紧邻,他们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关系,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提供预约挂号、会诊等专业技术指导,并开辟转诊绿色通道,护理院提供病后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实行无缝对接。

  三是医养协作模式,即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居家式生活照料服务与专业化的医护服务有机结合,筑起一所没有围墙的医养结合模式。我省各地还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为目标人群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

  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各地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服务能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在服务政策方面。康复养老不等同于医疗,入住者多是以慢性病和老年病为多,收费相对低廉,直接经济效益低,在政府投入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社会创办热情不高。而目前,多数养老机构所属的医务室医疗水平偏低,无法取得首诊资格,也无能力与医疗机构相对接。而诊疗水平高、信誉好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缺乏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

  二是在医保政策方面。由于养老不属于诊疗项目,即治病的医保钱不能转为养老钱。因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的限制,造成康复期较长的老年患者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或采取各种方式压床。无锡市具备医疗条件的28家养老机构中仅有8家实行了住院医保定点,即使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能够就医,也无法享受医保报销。

  三是在人才政策方面。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一线护理人员和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十分短缺,难以为老人提供专业康复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养老护理员工作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就业吸引力有限,专业化护理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护理。此外,我们调研中也发现,不同部门对医养结合工作在认识上还不完全统一,存在不同程度的部门本位主义。

  三、推进医养结合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推进医养结合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必然要求。国家已经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打造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服务业,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的优先方向。省委省政府坚持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相结合,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着力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高度叠加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等已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基本养老、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已具备互联互通、统筹推进的条件,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医养结合工作还处于起步、爬坡阶段,推进医养结合,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

  一是要明确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这是难点,也是重点,涉及到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和路径的选择,也牵涉到医保政策的确定。医养结合机构主要针对需要中长期专业医疗服务的老年人,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与老年慢病和恶性疾病患者的重合部分,其服务特征是治疗时间长,医疗技术含量偏低,生活照料等劳务费用比重较大。服务的内容以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为重点。而普通老年慢病中的`生活自理老人,可以通过医院门诊解决医疗康复问题。处于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老人,由于治疗时间短、技术含量高、药品和检查费用比重大等原因,应采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方式解决。对于健康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中的未患病人群,由于无治疗项目,养老仍应以生活照料为主,辅之以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建议率先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工作,确定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类型。

  二是要确定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径。针对不同的养老服务形式选择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的有机对接。要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强化政府统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发展设置规划,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支持政策,在科学界定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前提下,以整合和利用现有养老和医疗卫生资源为重点,以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管理、家庭病床、老年病治疗方面的作用为基础,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议委托等多种合作,合理引导养老机构、养老居住社区建设医疗机构,以及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康复院、护理院。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医疗机构,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议推进养老和医疗机构结合集团化发展道路,一方面鼓励大型和综合型医疗机构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建立医疗型护理院。

  三是要优化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医养融合的文件精神,统筹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多方资源,xx制度藩篱。要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指导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政和卫生计生部门在规划和审批环节的合作,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要理清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的责任界限,在规范医保资金监督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保结算方式,将养老护理费用适度纳入医保范围,切实解决部分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患有慢性病老人经济负担较重的实际问题,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看得起病、养得起老。建议积极推广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与医保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设计开发适应医养结合需要的商业护理保险,健全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多种人身保险险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医养结合选择。各级政府应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此外,要优先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等。

  四是要提供医养结合的人才支撑。要鼓励高校、中职学校开设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人才。应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对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同等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护理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等级证书、持证上岗,努力培养一支能够满足养老需求的专业护理服务队伍。此外,还要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养老服务人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缓解当前一线专业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问题。同时,建议发动社会参与,通过倡导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活动,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在全社会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大幅降低失能老人的养护成本,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良好格局。

  五是要创新医养结合的监督管理。努力打破行业界限,大力发展跨部门、跨行业的养老机构。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创新,可以通过公共招标、委托管理等形式,引进有先进养老服务管理经验和先进医疗、康复技术及设备的专业机构经营,以提高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水平。此外,医养结合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制定建设标准和收费标准,对设备配置、医疗水平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要加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抓紧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标准,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健全等级评定制度、评估制度、奖惩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养老机构资金投入、设备配置、医疗水平等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形成差异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层次,让有不同需求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质服务。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医改工作总结09-20

乡医工作总结09-16

医美工作总结01-17

村医工作总结08-29

医院导医工作总结07-28

导医台工作总结10-14

门诊医助工作总结12-20

医院医政工作总结05-28

医政科工作总结10-25

医教科工作总结最新12-11

以上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的内容,由人生感悟网搜集整理分享。

搜索
网站分类